建筑外圍護結構應具有抵御冬季室外氣溫的作用和氣溫波動的能力,非透光外圍護結構內表面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的差值應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其保溫形式應根據建筑所在地的氣候條件、結構形式、采暖運行方式、外飾面層等因素選擇,并應同時進行防潮設計。
建筑圍護結構中墻體、屋面、門窗、幕墻及地面的保溫措施:
一、墻體
墻體的熱阻設計值應符合規范要求,提高墻體熱阻值可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輕質高效保溫材料與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砌塊等主墻體材料組成復合保溫墻體構造;
2、采用低導熱系數的新型墻體材料;
3、采用帶有封閉空氣間層的復合墻體構造設計。
外墻宜采用熱惰性大的材料和構造,提高墻體熱穩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
1、采用內側為重質材料的復合保溫墻體;
2、采用蓄熱性能好的墻體材料或相變材料復合在墻體內側。
二、屋面
1、屋面保溫材料應選擇密度小、導熱系數小,且符合強度要求的材料;
2、屋面保溫材料應嚴格控制吸水率。
三、門窗、幕墻
1、嚴寒地區、寒冷地區建筑應采用木窗、塑料窗、鋁木復合門窗、鋁塑復合門窗、鋼塑復合門窗和斷熱鋁合金門窗等保溫性能好的門窗;
2、玻璃幕墻應采用有斷熱構造的玻璃幕墻系統,非透光幕墻面板背后應采用高效保溫材料保溫;
3、有保溫要求的門窗、玻璃幕墻采用的玻璃系統應為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充惰性氣體Low-E中空玻璃等保溫性能良好的玻璃,保溫要求高時還可采用三玻兩腔、真空玻璃等;
4、門窗、幕墻與墻體、屋面等其它圍護結構連接處應采取保溫、密封構造;當采用非防潮型保溫材料填塞時,縫隙應采用密封材料或密封膠密封。
四、地面
選用吸水率小、抗壓強度高、不易變形的保溫材料。
總結:對于建筑物圍護結構的各組成部分都應充分考慮地區、建筑物類型等因素,采取足夠的保溫措施,進行節能設計并通過驗算,滿足相應的規范要求,才能保障建筑物的保溫性能。
掃描關注
東方雨虹官方微信
隨時了解最新資訊